提醒:心理測驗是一把“尺子”,具有局限性,主要是針對有心理問題的人,對癥誘導。而把心理正常的人納入測試范圍,不僅無法準確反映客觀事實,還可能適得其反,反而誘發心理疾患。所以,心理測試,玩玩就好,千萬不要當真啊!
就讀于重點中學的學生小明,前不久參加了學校組織的一次心理測驗,結果顯示其有自閉傾向。
小明從此就覺得自己真的有心理問題,不是正常的學生,在沉重思想包袱下,他的成績迅速下降。父母發現孩子的異常情況后,陪他到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就診,經反復檢查與測驗,結果證明其心理完全正常,所謂“自閉”的說法僅是“戲言”。

主題為“嚴重精神疾病發病機制和防治策略的前沿研究”的東方科技論壇昨天在滬舉行,與會專家擔憂地表示,心理測試是嚴肅的科學,而當今充斥市場的各類心理測驗純粹是一種娛樂游戲,不規范的測試行為很容易誤人子弟。
因為喜歡粉紅色,就被斷定為“花心”;因為喜歡接起來的繩子,就被判為夫妻結合不會長久……目前,各類心理測驗越來越多,學校測、網上測,中介性質的心理咨詢機構測,甚至一些大眾媒體的娛樂節目也在測,而且測試內容也五花八門,測智商、情商、性商、群商……
專家指出,心理測驗是臨床心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合格的專業人員實施這項技術,才能發揮其應有的效果,測驗結果也必須經專業人員給予解釋,不能濫用。社會上的種種所謂心理測驗,僅僅是一種大眾化游戲,不能作為臨床診斷依據,市民不必當真。
目前,一些機構在沒有專業人員、沒有被有關部門認可的情況下,為了賺錢進行心理測試。具有敏感、暗示性強、過分追求完美、謹小慎微的人,不要去玩這種大眾游戲,以免受不良暗示的影響。
[“搞笑”的心理測驗]
例子一
主持人給臺下觀眾出了一道題目:“現在有一只老虎、一只兔子和一個人,請你編一個故事。”妻子非讓丈夫編一個,丈夫就根據常識編了一個“那個人抱著兔子跑,老虎在后面追,后來,那個人把老虎甩掉了。”
主持人隨后公布:“老虎代表愛人,而兔子代表情人,那個人就是自己。”按照這個答案推論,丈夫疼愛情人甩掉妻子。可現實生活中,丈夫并沒有情人,妻子卻一口咬定,即使現在沒有,但潛意識里想有。
例子二
在一個臺燈下放一樣東西,有四種答案,其中一個放盆花,一個放只鐘,一個放本書,一個什么也不放,請你選擇。這道題目測試一個人的個性,以及是否適應婚姻對象或配偶。不過,此類測試通常需一組題目,單從一道題目根本不能確定一個人的個性。
專家點評
一般臨床上采用的是標準化測驗,而上述案例以及一些雜志或網絡上刊登的趣味性心理測驗,都屬于非標準化測驗,這類非標準化測驗一般不能準確地反映人的心理水平。
心理測驗無絕對標準,只是將個人的行為表現與多數人的行為進行比較,所以具有相對性。即使標準化程度較高的心理測驗,其可靠性和準確性也只有80%左右。即使在臨床上,醫生也要根據病人的病史和測驗結果進行綜合性評估,以避免使用單一測驗結果可能導致的誤差。
對于市民而言,進行心理測驗最好到專業的醫療機構,其測驗程序、環境都有嚴格的講究。而且心理測驗不能濫用,否則反而會給受測者造成很大心理壓力,或者沉湎于心理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