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歷來以其獨有的肉質和鮮美的味道,博得大多數人的喜歡,竟有“無魚不成席”的說法。特別注意哪些人不能吃魚?人們喜歡吃魚的另一個理由就是看中了它的豐富的蛋白質。但是近些年來人們研究發現有些魚是不宜供人食用的。

 

 

  比如:

 

  一、有異味的魚不能吃

 

  魚味不正常,有的魚有一股煤油味,這種魚來自污染的水域(主要是酚類污染)。酚類是一種有機化合物,主要來自焦化、煉油、合成纖維等工廠排出的污水。人吃了這種魚,將造成細胞蛋白質變性、沉淀,損害神經、肝臟和腎臟,甚至引起頭暈、失眠等現象。孕婦食用被污染的魚,會使胎兒增加發生癌癥的危險。

 

  二、畸形魚不能吃

 

  形狀奇特的魚,是受合成或天然化學致癌物中致突變物作用或通過生殖細胞傳給后代引起遺傳變異產生的,很多魚體內都有腫瘤。如果吃了這種魚,將影響身體健康,甚至患上疾病。

 

 

 

  三、燒焦的魚不能吃

 

  魚燒焦后,含有強烈的致癌物質,不能食用。因為魚肉中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色氨酸被燒焦后形成γ-氨甲基衍生物,這是一種比黃曲霉素、丙烯酸胺等更強烈的致癌物。所以一旦燒焦,就不能食用。

 

  四、不吃魚肉變紅的魚

 

  魚肉蛋白里含有一種叫組氨酸的氨基酸。魚死后存放不善,細菌繁殖使其蛋白分解,將組氨酸轉化為組胺。組胺是一種有毒物質,一般人食后0.5—1小時就會發生中毒,輕則頭暈、頭痛、口干、心慌,重則呼吸急迫、心跳加速還會出現嘔吐、四肢發麻等癥狀。魚肉變紅、腐臭味大的魚,含組胺較多。

 

 

 

  五、最近,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提醒孕婦及計劃懷孕的婦女,要避免吃鯊魚、鯖魚王、旗魚及方頭魚,因為這四種魚的汞含量可能會影響胎兒大腦的生長發育。

 

  六、有些淡水魚易感染華支睪吸蟲囊幼,易在肝內寄生致病,尤以魚頭為重。

 

  七、腌咸魚、熏魚、魚干不要多吃。研究數據表明,腌咸魚放的時間較長,魚體脂肪易被空氣氧化,產生氧化脂肪酸而酸敗,對人體有較強的毒害。此外,魚肉中的蛋白質分解也會產生亞硝胺類致癌物質,不應該過多食用。常吃咸魚患癌的危險比少吃者大45倍。咸魚中鹽也較多,常吃易患高血壓。

 

  八、魚腹黑膜不能吃。魚的腹腔內壁上有一層薄薄的黑膜,這是魚腹的保護層,可保護腹腔內壁不受其他臟器的磨擦,也起一種隔離作用,防止其他器官分泌有害物質滲透到肌肉中去。也可以說,這層黑膜是多種有害物的匯聚處,若人吃下去會出現惡心、嘔吐或腹瀉等。在收拾魚時一定要去掉腹內黑膜。

 

 

 

  九、河豚魚有劇毒,絕不可吃。

 

  十、污染魚膽有毒不可食。科學家研究發現,魚膽中含有一種特異性的有毒物質,這種物質毒性很強,對人的胃腸道、肝臟、腎臟,心臟等多種器官都有損害。做熟后也同樣有毒。中毒癥狀表現為:在半小時至12小時內,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抽搐等;慢性中毒者,于兩三天后出現肝功能衰竭、無尿等,嚴重者可出現休克、昏迷,甚至死亡。

 

  十一、稻田或者緊靠稻田的塘、堰養殖的魚農民種稻要施用一定量的農藥或殺蟲劑污染水系,進而潛入魚體而蓄積起來。研究表明,魚類對農藥與殺蟲劑的蓄積力強,耐受性高,活蹦亂跳的魚體內所蓄積的農藥量足可令人中毒。

 

  正常的魚,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吃的。

 

  需要注意的是患有以下疾病者不宜多吃魚,這些疾病是:

 

 

 

  1、 痛風患者

 

  因為魚類含有嘌呤類物質,而痛風則是由于人體內的嘌呤代謝發生紊亂而引起的;

 

  2、出血性疾病患者

 

  如血小板減少、血友病、維生素K缺乏等出血性疾病患者。要少吃或不吃魚,因為魚肉中所含的20碳5烯酸,可抑制血小板凝集,從而加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出血癥狀;

 

  3、 肝硬化病人

 

  肝硬化時機體難以產生凝血因子,加之血小板偏低,容易引起出血,如果再食用富含20碳5烯酸的沙丁魚、青魚、金槍魚等,會使病情急劇惡化,猶如雪上加霜;

 

  4、結核病人服用異煙肼時

 

  如果食用某些魚類(尤其是無鱗魚肉中含有大量的組氨酸)容易發生過敏反應,輕者惡心、頭痛、皮膚潮紅、眼結膜充血等,重者會出現心悸、口唇及面部麻脹、皮疹、腹瀉、腹痛、呼吸困難、血壓升高,甚至發生高血壓危象和腦出血等。

 

 

 

  5、聽力下降的人

 

  聽力下降的人也應少吃魚,有資料表明,聽力下降的人少吃魚,可以改善聽力。

 

  6、對魚過敏的人

 

  對魚過敏的人也是不宜吃魚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密愛女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