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學習養生的精髓,就要從“養心”開始。中醫養生里說的養心,不只是養護你的心臟,還有你的精神。如果“心”養的好,不能說百病全消,起碼那些疾病就沒有找上你的機會。我們快來學一學,養心的訣竅吧。

 

 

養生從安心神開始

 

  心主神志,藏神。中醫所說的“心”與西醫的“心臟”略有不同,中醫所說的“心”包括心臟和精神、腦力,以及與心相關的其他臟腑組織。《黃帝內經》認為,心為神明之官。

 

 

  一個人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正常,則神志清明、思維敏捷、精力充沛;如果心主神志功能失調,就會出現失眠、多夢、神志不寧,或者反應遲鈍、健忘、精神不振甚至昏迷等現象。

 

  在生活中,當精神緊張、思慮過度或受到驚嚇時,往往會出現心神不寧甚至悸動不安的情況,有時還會有失眠、多夢等癥狀。西醫學認為,這些癥狀的發生都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一種表現,但缺乏好的治療方法。中醫從心所藏之“神”對意識活動的重要性這個角度出發,認為這些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發生,是心所藏之“神”不足所致,從而運用安神的方法治療心慌、失眠、多夢等,而且取得了很好的療效。

 

  平時我們在治療各種疾病時,首先要安心神,只有把這個“君王”現代人如何寧心養神心明則神清,神清則身健。養生先養心,養心就要寧心養神。

 

  寧心養神可以讓我們擺脫無謂的煩惱,并進入一種超凡悟我的境界。

 

 

  您可以靜聽天籟之音。何為天籟之音?風聲、雨聲、鳥聲、水流聲皆是天籟之音。清晨,您可以聽樹葉沙沙的響聲,聽蟲兒的叫聲,聽鳥兒的啁啾……由近及遠,由低及高,由粗略到細微,所有日常的積塵、積怨、積郁、積憂、積乏,頃刻都會化作云煙。

 

  靜聽天籟是以歸依自然的方式,慰藉緊張與煩惱,使之寧心養神,獲得深度的休憩。穩住了,其他臟腑就好管理了。正所謂“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

 

  心的病變通常主要反映在血脈失調和神志異常等方面。心包為心之外衛,故溫熱病邪內陷,多為心包所受,從而出現神昏、譫妄等病候。心虛證多起于內傷,表現為心氣、心血之虧虛和心神暗耗;實證多由痰、火、瘀血內阻所致。

 

 

   血脈失調:心氣虛推動血行無力,如出現心悸、氣短、脈弱無力,宜用補益心氣法。若氣虛又見寒象,如肢冷、自汗、四肢厥冷、唇甲青紫、大汗淋漓、脈象散亂,則為心陽欲脫之證候,宜用急救回陽法。若見心悸、失眠、多夢、面色不華、脈細,則為心血不足,治當補養心血。若血虛又見虛熱現象,則屬陰虛。若心胸憋悶、心前區疼痛(有時牽引肩背)、舌質暗紅或有瘀斑、脈澀或結代,甚則可見面青和唇甲青紫,為心血瘀阻,治當活血祛瘀。

 

 

   心神疾病:心血不足,憂郁傷神,就會出現“臟躁”病,以悲傷欲哭、躁擾不寧為主要癥狀,治用養心潤燥法。若以失眠為主,兼見心煩、盜汗、舌紅、脈細等癥狀,為心火偏亢、陰血不足,治用清熱養血安神法。若熱邪內陷心包,擾亂心神,出現高熱煩躁、神昏譫語、舌紅絳、脈數等癥狀,可用清熱解毒、開竅醒神法。若痰火擾心,出現失眠煩躁,甚至言語錯亂、嘻笑不休、打人毀物、棄衣而走,即為癲狂病,可用降火逐痰法。

 

 

   其他疾病:汗為心之液,汗出正常與否與心的功能有聯系,很多汗證可從心論治。若勞心過度,心血耗傷,或久病血虛,血不養心,因而心悸少眠、盜汗、舌淡、脈細,治當補血養心、安神斂汗;若心陽不足,四肢清冷,神疲自汗,治當益氣溫陽,佐以固澀。由于心與小腸有表里關系,心火亢盛,火邪隨經脈上炎至舌,出現舌紅或潰瘍、心煩口苦、小便短赤、脈數等癥狀,治當清瀉心與小腸之火。

 

 

  心屬火臟,與夏季相通,水能克火,而冬季屬水,一日中正午應夏,夜半應冬。所以心臟病多發生在夏季或日中,加重或死亡時間多在冬季或夜半。

 

  心臟保健宜如《黃帝內經》所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類經》也指出“設能善養此心而居處安靜,無為懼懼,無為欣欣,婉然從物而不爭,與時變化而無我,則志意和,精神定,悔怒不起,魂魄不散,五藏俱安,邪亦安從奈我哉”。另外,注意適寒溫、慎起居、保持身體健康,配之以導引、吐納等方法,使氣機通暢,血脈調和,則效果更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密愛女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